
感染管控是牙科診所保護患者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大多數的民眾在看牙前,除了選擇技術精良的牙醫師之外,診間的感染控制防範與清潔度也是首要的考量,這也反映出民眾不但要求治好牙病的同時,更希望能在安全的環境下,安心接受治療,避免因牙病治療中遭到不必要的感染。
近幾年,台灣諸多新興感染性疾病,提升了民眾對感染防制的意識,也喚起民眾對看病的要求與警覺,許多傳染性疾病讓患者在就醫時產生許多心理上潛在的壓力,可見在當今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品質要求下,醫師的醫術已是醫病關係的基本條件,為了超越病患的需求,成為醫療服務業的領先指標,我們定期安排醫護同仁們,在專業上的進修,為患者未雨綢繆,不斷地追求進步,給予患者最完善的照護。
現今牙醫界也已推動牙醫院所感染防治作業措施,全面規範訓練及SOP制定,以做好防護工作,讓民眾在一個舒適且安全的治療環境下,安心地接受治療,此次的授課內容,讓我們的牙助們,瞭解到口腔治療中可能之傳染性疾病與感染途徑、各式牙科器械之感染控制措施及個人防護、牙科執業中感染控制觀念與技術、如何避免交互感染,保護病人與自身安全…等嚴密周全的內容,看著牙助們認真上課的樣子,就知道…來我們診所接受治療,會是您們最好的選擇!
happy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幸福三三牙醫診所,配合衛生署預防保健,參與社區兒童塗氟活動,免費至社區鄰里的幼兒園幫兒童塗氟,此次出動多位醫護、助理人員,方便家長們不用特地帶小孩到診所塗氟,也讓孩童在同儕陪伴下,更有勇氣的參與,看到孩子們的天真笑容,我們的心都要融化啦~~每位小朋友都非常棒,乖乖的遵守規定,一個一個按照順序等待醫師叔叔幫他們塗氟,老師們很親切又有耐心的對每位小朋友,小朋友很乖,在林醫師溫柔的帶領下,很勇敢的把嘴巴張大大的配合醫生叔叔牙齒檢查並完成塗氟後,開心的領個小禮物,在這過程中看到孩童們露出開心的笑容,令我們感受到他們的天真、可愛,感謝幼兒園老師協助我們順利完成這項服務,希望以後還有機會能再繼續服務大家!
提醒各位家長:
健保有補助6歲以下兒童,每半年可免費塗氟1次!每半年可以帶小朋友至牙醫診所塗氟,順便檢查牙齒唷!有些家長會認為乳牙不是還會換,有需要這麼勤勞預防蛀牙嗎?對於未換牙的孩子來說,乳牙健不健康,對咬字發音、消化吸收、恆牙生長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導孩子正確的刷牙方式,並且帶他們定期塗氟檢查,真的很重要唷!而塗氟的作用,可以提高琺瑯質的抗酸性、抑制口中細菌生長,就像在牙齒表面搭起一層防護罩,能有效預防蛀牙、鞏固牙齒,是捍衛幼兒口腔健康的好幫手唷!
幸福三三牙醫診所,不僅有幫寶貝塗氟的服務,還有多位深受家長、銀髮族好評的專業醫師,歡迎大家定期帶孩子來檢查,也順便可以檢查自己的牙齒,維護全家口腔健康!
happy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台灣無論男女老少,口腔健康都拉警報,其中以蛀牙問題最為嚴重,蛀牙不僅會傳染給他人,因為「蛀牙」而導致牙齒組織內的礦物質流失,更是影響兒童與銀髮族健康的隱形殺手,大家以為口腔衛生只是自己的事嗎?那就大錯特錯了,許多人不知道,其實蛀牙跟牙周病都是傳染病!由口腔中的蛀牙菌導致的蛀牙,是一種具傳染力的慢性疾病,無論是孕婦傳染給寶寶、父母和孩子共用餐具或情侶間接吻親熱,蛀牙菌都會經由唾液大量散播,尤其蛀牙愈多的人,口腔蛀牙菌數量也愈多,傳染給別人的機率也愈大。
蛀牙菌的傳染有兩大途徑,絕大部分就是經由嬰幼兒的主要照護者傳播而來,稱為垂直傳染;另外,蛀牙菌也會經由兄弟姊妹之間而傳染,稱為水平傳染。傳染方式有親吻、經由口腔餵食食物給幼兒或共用餐具器皿、共同使用牙刷等,所以在預防蛀牙菌的傳播上,就要從小開始,避免讓家中孩童傳染到蛀牙菌◦
如何杜絕呢?經由以下幾個方式減少傳染到蛀牙菌的機會:
1. 照護者應避免和嬰幼兒的口腔接觸,例如:親吻、直接以口餵食食物。
2. 家庭成員,不要共用餐具或共用牙刷。
3. 家中成員若有未治療的蛀牙應儘早治療,避免彼此間相互感染。
happy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生之中都會多多少少遇到牙齒的問題,曾經聽過患者牙齦會癢?大部份的牙齦問題都是發炎性的,由牙菌斑引起,造成牙齦被細菌入侵,會有紅、腫、痛等反應,是比較常見的症狀,但癢可能伴隨其他的症狀,一開始可能只有癢的感覺,但如果是牙齦炎,後來也許慢慢有其他症狀,就會開始腫、痛,台灣成人齲齒的盛行率高達90%以上,當食物尤其是糖類的食物沾附在牙齒的表面,經過一段時間的分解,就會產生酸性物質腐蝕牙齒或讓牙齒脫鈣,細菌會累積在齒縫之中,有利細菌生長。
而在進食過後立即刷牙,可以簡單迅速的移除鬆動食物殘渣及牙菌斑,唾液對牙齒有自清的作用,但在入夜後唾液會大幅減少,所以在睡前刷牙非常重要。越積越多也就代表牙齒上的牙菌斑越多,若刺激到牙齦就會導致牙齦紅腫和出血。此外,牙結石還會容易讓色素沉澱在上面,例如:咖啡漬或菸漬導致的黃牙,如果牙結石再加上牙齦炎或其他的軟性牙垢,就會使民眾因為口腔不夠清潔,讓口臭沖天。很多恐懼進牙醫診所的民眾表示,為什麼刷牙無法刷掉牙結石,一定要去牙醫診所洗牙不可?因為,牙結石的成分如先前所提,是牙菌斑和礦物質的沉積物,而刷牙是維持牙齒齒面及牙齦的清潔,無法去除牙結石。因此,建議民眾可以利用半年一次健保給付的免費洗牙,去牙醫診所透過牙醫使用超音波震動機,把牙垢和牙結石等髒汙給震碎,才能去除牙結石。
以下幾種因素有可能會引起牙齦發炎、癢:
1.口腔衛生條件不佳,食物殘渣,牙菌斑,牙結石堆積在牙體周圍,時間長了,口腔內的細菌在此處大量繁殖並順著牙齒入侵齦下產生炎症,導致牙齦發癢,紅腫或者出血。
2.女性在經期、妊娠期出現牙齦癢、腫脹等情況,是由於其平時就存在「輕微的牙齦炎」,當女性在此期間體內「雌激素增高」時,牙齦癢,牙齦腫脹的症狀就加重。
3.一些慢性感染,如:慢性念珠菌病也會引起牙齦癢。
happy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國健局統計,在台灣高達九成以上的人患有牙周病(包含輕度的牙齦炎、牙周炎),但因為初期牙周病的症狀大多不明顯,所以很容易被疏忽,在日常生活當中,有不少民眾輕忽牙痛、刷牙流血的症狀,也大多放任自行緩解,無形之中加深了牙周病的隱患!
「牙周病」,顧名思義就是指牙齒周圍的牙齦產生紅腫、發炎、剝離的反應,而產生牙齒敏感、牙齦悶痛,一旦發現病患有牙周病的疑慮,牙醫師會使用專門的牙周探針檢查每顆牙齒的牙周囊袋深度,在牙齦與牙根之間天生有些微的縫隙,當牙菌斑堆積在縫隙並往下延伸,就會使周遭牙肉發炎、與牙齒縫隙變大形成牙周囊袋,健康的牙齦最多探測到3mm的深度,若超過這個數據,代表牙周病已經悄悄找上門了!到了這個階段,如果拖延治療會使口腔病菌大幅增生,可能會造成牙根外露、牙齒脫落等症狀,甚至會引起更嚴重的全身併發症,因為,牙周病是細菌造成口內患處慢性發炎,除了影響日常生活品質,還可能感染壞死性筋膜炎、急性心包膜炎、細菌性心內膜炎等致死性的併發症;或是引發糖尿病患者末梢血液循環不良、血糖控制不穩的情形,甚至讓孕婦有早產或流產等風險!
牙醫師在做全口牙周的檢查過程中,會請牙助記載每個患者牙周囊袋的深度及牙齦出血的情形,目的就在了解每一顆牙齒牙周破壞的程度及發炎的情形,牙周基本治療在於去除可能影響牙周發炎的因素,再來就是建立病人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因為,當牙醫師治療牙周病後,儘管牙周發炎的狀況改善了,但不正確的清潔習慣會導致細菌累積,經長時間的堆積、刺激後,又會再度造成牙周病的復發,牙周病治療需要患者耐心配合,平時也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才能雙管齊下有效控制牙周病。

happy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著一口潔白美麗的牙齒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信!誰可以容忍在重要的場合露出一口黃板牙呢?但現代人因為吸菸、嚼檳榔及飲食(ex. 咖啡、茶、咖哩…等) 的習慣,使牙齒表面染色、堆積煙漬或檳榔垢,造成牙齒染色、變黃、變黑。而噴砂美白能利用 ''物理性'' 的方式,將堆積在牙齒表面上的黑垢噴乾淨。
噴砂美白是利用細微的噴砂粉末,在儀器高速運轉的推動下將牙齒表面齒垢清掉,之後再把牙齒磨亮。很多外因性染色多為飲食造成,例如菸垢、檳榔垢、咖啡、茶等等,此種染色經由噴砂美白就可去除。而有習慣性喝茶、紅酒,或者吃檳榔習慣的患者,通常會因為色素沈著在肉眼看不見的微坑洞裡,所累積的污垢讓牙齒看起來牙齒發黑,這時候可以採用噴砂美白的方法使牙齒恢復原有的明亮度,除此之外,噴砂也有去除牙菌斑的效果,不過消除染色仍是它最主要的用途。
噴砂美白過程:
1.檢查牙齒 2.全口洗牙 3.高壓轉速噴砂機水洗牙齒表面 4.牙齒拋光
happy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有85%以上的人皆患有程度不等的牙周症狀,程度輕者為單純的牙齦炎,牙齦紅腫易流血;較嚴重者則進行至牙周病,此時牙周組織進一步被破壞,齒槽骨流失、牙齒鬆動…等,故必須儘早治療,避免年歲日增而成無齒之徒。
通常牙醫師在檢查牙周病症狀時,會找出牙周病的原因及嚴重程度,然後與患者溝通治療計畫,讓患者了解牙周病治療的方法,依照患者的需求,找出最適合患者的方式,在治療時,牙醫師會先用牙周探針放入牙齒與牙肉之間的牙齦溝測量深度,通常這個地方會因累積牙菌斑與牙結石而引發發炎,也就是慢性牙齦炎與牙周炎的根源,健康時正常的測量深度會是 1 ~ 3 mm,這是我們日常潔牙時可以清潔到的深度,如果測量深度到達 4 mm 就已經不易清潔乾淨,5 mm 以上時就幾乎無法清潔得到,在測量後,就大概可以知道牙周病比較嚴重的位置,所以,在初期的治療目標,就是將測量深度儘可能降到 5 mm 以下,以利於居家維護。
牙周囊袋深度決定了牙周病治療效果,牙醫師會在治療後,再一次評估牙周囊袋探測結果,來評估第二階段 牙周病手術 的必要性,傳統牙周病治療通常是在局部麻醉的狀態下進行齒齦下刮除術與牙根面整平術,利用洗牙機器和牙周刮刀,盡可能去除掉牙根表面的牙結石,不過以目前醫療技術,牙齒在上下顎後牙區會有多牙根及牙根分岔、牙根凹陷等結構,口腔內牙根被牙肉包覆,這些都是一般器械無法到達的死角,頂多就是做到減緩惡化,而無法做到全面去除。因此,通常我們都會說,牙周病最多只能控制而無法完全治癒。
happy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臨床牙醫師觀察,越來越多家長看重口腔與顏面發育的重要性,提早讓兒童接受矯正治療,使得12歲以下兒童牙齒矯正人數逐年上升,其實口腔牙齒的萌發,關係著顏面頭顱的整體發育,如果能在兒童階段早期介入治療,未來將可避免更龐大的治療或正顎手術。
多數家長在幼兒還小時,會幫忙刷牙或是檢查牙齒,但到了國小之後,孩童的自主性較高,逐漸讓小孩養成自行刷牙的習慣,但通常在這時期,兒童的蛀牙機率就會開始提升,特別是齒列不正的兒童蛀牙率會越來越明顯。清潔不足的牙齒會引發牙周、牙齦發炎,齒列不整除了影響牙齒清潔外,因口腔的功能還包括進食與說話,齒列不正的小孩因為咀嚼不順,因此容易吃得慢、吃得少而導致營養不良、長得瘦小。此外,常有發音不準的孩子被笑說是臭乳呆、大舌頭,大人都會以為是舌頭過短或是舌繫帶過緊的因素,但其實這與「齒顎不正」有著互為因果的關係。
「齒顎矯正」是利用孩子下顎仍在發育的階段,使用下顎擴張器裝置將牙弓擴張到最佳寬度和長度,這種擴張裝置可單邊或雙邊移動牙齒,用來治療後牙擁擠、反咬、上顎前面發育不足或前牙擁擠等狀況,也可在牙齒長出來之前先將它們引導到正確的位置,例如,上頜或下頜過小以至於無法容納所有出現的牙齒的情形。有些兒童的上頜比較狹窄,當這種情況發生時,顎擴張器可以裝在上後牙齒,顎矯治器可以顯著擴張上頜骨的寬度,在生長發育期間早期治療上顎橫向問題,有助於牙齒和骨骼的治療變化,並減少將來治療的複雜性,而在臨床上也常見,大多數的兒童常合併有鼻過敏、容易感冒、呼吸道產生狹窄的問題,甚至引起咬合不良,這些症狀也常因矯正治療予以解決,使這些併發症得到改善。
happy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多數的人不了解什麼是牙周病,對於偶爾刷牙流血或是牙齦腫個幾天並不太在意,很多忙錄的上班族都是發現自己刷牙時會流血、牙齦變成較深的紅色,還腫腫的,連“口氣”都變得不好聞,才發現自己已經好久沒去給牙醫師定期洗牙、檢查了!健康的牙齦很飽滿,包覆在牙齒周圍,是牙齒穩固的地基,牙齒外層的琺瑯質和牙骨質是堅實的保護層,當牙齦發炎時牙齦肉經常會腫脹,甚至在牙齦與牙根之間的縫隙擴張形成牙周囊袋,這個部位經常難以靠刷牙清潔,食物殘渣容易累積於其中,殘渣與細菌若是不斷累積孳生,就可能形成牙結石,進而引發牙周病症狀,因此想要預防牙周健康惡化,首先就要先控制發炎與紅腫的症狀,而牙周病有不同的類型,最常見的是牙齦炎和牙周炎。
人體口腔內細菌有三百多種,目前與牙周病相關的細菌有十多種,其中對牙周破壞力最強的是厭氧菌。如果沒有及時控制細菌,細菌會持續擴散導致嚴重的發炎,當然也會飄出濃濃的異味,產生讓人尷尬的壞口氣,另外,當牙齦在反覆傷害下,會漸漸退縮,露出來的牙齒變多了,牙齒就看起來比較長。隨著牙本質外露牙齦變得相當脆弱,便可能因為接觸到冷、熱、酸、甜產生酸痛的感覺,非常不舒服,甚至是用牙線和牙刷時都容易出血,若沒有及時採取行動,牙齦的狀況會愈來愈差,導致蛀牙、牙根裸露、牙縫變大,不但影響美觀,牙齒原本穩固的地基也會變得搖搖欲墜。
牙周病分成三個階段:
1.牙齦炎:這是牙周病最早的階段,這個時期固定牙齒位置的骨頭與結締組織尚未受到感染,僅只是牙菌斑堆積在牙齦線附近造成牙齦發炎,當您發現到刷牙與用牙線潔牙時有流血的情形,請即早診治,牙周病早期牙齦的損傷是可以復原的。
2.牙周炎:固定牙齒位置的支持骨與纖維受到無法挽回的損傷,牙齦線下方的牙齦會出現牙周囊袋而卡住食物與牙菌斑,若是經過適當的治療與改善居家的口腔保健,可以預防更進一步的傷害。
3.重度牙周炎:牙周病的最後階段,支持牙齒的纖維與骨頭會完全毀壞,而可能導致牙齒移位或鬆動,這已經影響到咀嚼功能,若積極治療也無法挽回時,則可能要將牙齒拔掉。
happy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都知道刷牙流血代表牙齦正在發炎,大部份的牙齦問題都是由牙菌斑引起,發炎造成牙齦被細菌入侵,會有紅、腫、痛等反應是比較常見的症狀,也是牙周病的警訊。不過有些人刷牙的時候沒有流血,但牙齦腫腫的,壓到也會有點痛,其實牙周病是「不會痛」的,雖然它會造成牙齦發炎,但很少直接傷到神經,所以並不是沒有痛覺就代表牙齒很健康。
牙齦是牙齒健康的「監測官」,判斷牙周病的方法!
1.健康的牙齦會是粉紅色的,粉紅色以外的其他顏色,都可能代表著不正常的病變。最好每天刷牙的時候可以看一下自己的牙齦顏色,如果跟前一天比起來不太一樣,最好就要注意,像是如果牙齦變成鮮紅色、甚至看起來瘀青的紫色,代表組織充血、腫脹,屬於正在發炎的狀態,是牙周病的前期,都建議去看牙醫。
happy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